- 前嘉義縣立初級工職創立於民國十年,原為嘉義簡易商工學校;11年改稱嘉義商工專修學校,27年,改為嘉義專修工業學校,民國34年改為嘉義市初級工業職業學校。40年嘉市併縣,改為縣立初工,歷任校長計為莊君地、張清祺、江海受(代理)、張振文、謝鴻軒、熊茂生(代理)、吳篤志、羅樹聲、周肇煒等先生。44年縣工歸併省立。
- 自縣工歸併本校後,原縣工地點改設第二校舍,開始接受美援,舉辦單位行業訓練,使學生得有專精技能,以應工業實業需要,奉令舉辦實用技藝訓練中心,開辦各類短期訓練班,藉使失業青年得有一技之長。
- 49年8月,開始招收化驗科女生一班,此為全省省立工業職業學校招收女生之先聲,54年8月,初級部停止招生,改招五年制高級部。
- 56年8月初級部全部結束,奉令更名為臺灣省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57年8月政府為配合九年國教之實施,五年制高級部張幹念先生繼任校長。
- 68年9月機工科增輪調式建教合作兩班。74年奉令規劃並試辦群集教育土木建築群課程及設備,75學年度起奉命全面實施群集課程,77學年度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由機工科改為電工科,招收兩班。80學年度增輪調式木工科建教訓合作班兩班,81學年度再增兩班,全校計有機械、電機、電子、化工、建築、家具木工、汽車、冷凍空調、機械製圖等九科57班。此外技藝訓練中心,則有汽車駕駛訓練班、國中職前訓練班、一般社會青年技藝研習班等,為社會國家培育了很多工業建設人才。
- 74年2月張校長退休,劉文華先生繼任校長,劉校長到任後,擘劃經辦各種訓練班繼續推行建教合作。75年動工興建學生宿舍乙棟,76年興建資訊大樓,以推廣資訊教學。77年規劃興建學生活動中心,以推展各項活動。
- 78年8月劉校長退休,省立秀水高工伊慶箴校長繼任,伊校長接篆視事後,重視境教功能,推動校園環境之美化,大量培育暨種植花木,並勉勵學生重視課業、生活常規及氣質之培養,積極督促完成學生活動中心樂群堂之建設,充實汽車教學資源中心軟硬體設備,經常與企業界合辦教師技術研習會。
- 在伊校長領導策劃及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78學年度台灣區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不但在本校圓滿順利舉行,而且榮獲三項第一名,第二、三、四、五名亦各有一項,計獲七項金手獎,成績斐然,可謂空前。79學年度起奉教育廳指定為全省學生體能普查及訓練示範觀摩學校,積極展開嘉義市中等學校學生體能普查三年工作,成效特優,80學年度榮獲教育部表揚體育績優學校。81年動工興建化工大樓,以提昇化工科實驗水準。
- 81學年度承辦台灣區高職暨高中附設職業類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工作,提升社會人力素質水準,持續十年貢獻良多。並持續致力於學校環境之整潔與美化,充實教學設備,延攬更多優良師資,以高水準的教學,來培育高品質的學生;以集體的智慧來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完善的制度來推展健全的校務。
- 85年承辦全國資訊特展,嘉惠地方資訊暢通,學校獲得學術網站通路,89年承辦全國高級中學工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增添學校設備及學生榮獲金手獎項共八項成績卓越。81年至90年間,學校老舊校舍工場重建,機械群大樓、電機電子群大樓、土木建築群大樓及行政大樓,倍極宏偉,且硬體設備成為全國最好的技職學校。
- 90年8月1日伊校長退休,由北門農工林哲雄校長榮獲繼任,運用教師退休潮機會,遴選聘請優秀教師來校教育學子,促進部份班級轉型綜合高中,並加強升學輔導措施,提高學生讀書風氣,藉以提升學校競爭力,帶領本校成為台灣區最著名的工業職業學校。
- 98年8月1日林校長退休,由員林農工江耀宗主任繼任本校校長。江校長以「處處為學生著想,事事以教師為先」之教育理念,多元發展校務,充分尊重教師之專業,讓學生除了在學業有所精進外,更在各領域皆有傑出之表現。超過三十年的囊螢樓與圖書館,透過政府擴大內需之計畫,將兩棟建築物拆除後合併成一棟現代感的新建築,於101年落成啟用。位於操場東側的舊工廠,也應時代需求,將部分空間規劃成綠能館,提供推展能源科技教育的場所。
頁次: 1 2